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薛城校区豁然楼础315会议室召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师生座谈会。

会议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讲话精神,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12个坚持”。卢衍鹏教授以《新时代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题,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思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成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向等几个方面给大家做了辅导报告。学生代表张俊莲以《神秘的西南少数民族--仡佬族》为题,与大家分享了仡佬族的历史介绍、风俗习惯、特色饮食、特有文化等。随后,大家纷纷发言,充分展示了各民族的民族历史、传统节日、特色民俗等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共同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学院党委书记仝锡文在总结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目前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师生,学院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他对少数民族学生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表示了充分肯定和支持,对于未来发展,他从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学习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传承民族文化,促进交流融合;勇于担当作为,争做时代新人等四个方面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与要求。希望大家将小我的成长融入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大我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本次座谈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解与实践,促进了学院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团结,为学院营造了“各民族师生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也为加强学院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图/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邵清清 审核/汪涛)